設計產品前,也要設計你的社群
設計產品前,也要設計你的社群
產品設計很重要。對任何產品而言,好的設計不單只有外觀視覺設計,包含程式設計、使用者界面設計、流程設計。現在你還要再加上一項:社群設計。
社群行銷不等於為社群設計,但它包含在社群設計內,也必須依據原先的設計規劃去做適合的行銷方式。今天有一個產品,運用 Facebook, Twitter 作行銷,定期PO文,與粉絲互動,粉絲分享轉推,這些必須在社群社計時就考量進去。如果你的產品是工具類app,仍然得找到使用你的社群,思考你的使用者會如何用你的產品、如何描述你的產品給他們朋友聽、如何與其他使用者互動。社群類的網站、app 當然更必須要設計屬於自己產品的社群。
社群設計包含幾項原則:
- 思考產品的目標族群
- 產品本身的社群擴散
- 使用者社群牽引能力
1. 思考產品的目標族群
最基本的,你必須要知道你的產品解決了什麼問題,哪種類型的使用者是你的目標族群、有哪些特性的使用者需要你的產品、他們會如何使用你的產品這些問題。在以往都將它歸類在產品設計本身,但我認為這些問題應該拉出來放在社群設計內討論,因為你的目標族群在使用你的產品時,就是一個社群,社群設計的第一步就是思考組成這社群的都是哪些人。
2. 社群擴散最佳化
SMO ( 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 ) 是流量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越來越多網站利用Facebook API 讓使用者更輕易的將網站的內容或 App資訊轉發出去。SMO 當然不是只有整合社群平台,這邊要提出來的是社群擴散效果最佳化。
Great : 病毒擴散的效果越好,使用者對這項產品的滿意度跟價值就越高。像是 Facebook 你周圍越多朋友用,它對使用者產生的效益就更好。
Try to do : 你產品的核心價值就是使用者體驗本身,但是透過加入一些社群元素,增加產品的鋪
Spam : 有一陣子很流行「先按讚再看文章」,千萬不要加入類似的功能到產品裡面。這只會讓使用者放棄你的產品。
3. 社群牽引
社群牽引對我而言就只有三個字:轉換率。
從向目標族群行銷開始,就馬上面臨一個很現實的數據:轉換率。100個接受到主動或被動資訊的目標族群,大約只有75個人感興趣(mobile app更低),而這之中會變成產品使用者再到活躍使用者的人很有可能只剩20%。社群牽引在社群設計中的概念只有一個,提高牽引轉換的程度,所以你必須要解決以下問題:
click/download : 你的目標族群是在何種媒體平台看到這項資訊。以 Web服務來說,粉絲團、部落格的轉換率比起Mobile app 的轉換率高出非常多。為什麼?因為收到資訊的只要點一下連結就會連到網站; 但是 app 還必須要打開手機,連到 App Store/ Google play 才能夠下載。因此,從社群設計的角度來看,如何讓接收到資訊的目標族群願意 click/download 你的產品是首先要思考的。
sign-up : 連進來網站/App後,有沒有很清楚簡易的方式讓使用者願意註冊?以一個 App 來說如果第一次使用者打開 App 不知道怎麼註冊的話,有80% 會直接刪掉它,因此建議是做個3~4頁 Tutorial Page 讓使用者能夠順著他註冊使用。另外,現在幾乎人人都有一個Facebook 帳號,利用Facebook Api 作整合,也能夠大幅提升使用者註冊的意願。如果你的產品服務因為考量到付款問題而真的必需讓使用者填資訊,那請務必簡化流程。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Flying V 的註冊方式。
first time use : 使用註冊完後,第一次使用的體驗會影響到他下次在使用的機會。如何讓他第一次就上手,是提高轉換率的關鍵之一。在這階段的角色從賣產品轉為教會使用者用你的產品。Bump 在剛推出時是一個非常有噱頭很酷的 App,兩隻同時裝有一起碰撞就能夠交換資訊,他在打開App 就有一個動畫告訴使用者怎麼用使用。又或者有另外一種方式能夠讓使用者更加瞭解你的產品再去使用,例如 iCook 愛料理新推出的 iOS App 就有一項「我要先逛逛」功能讓第一次使用服務的人能夠更輕易上手再決定要不要註冊登入。
engagement : 對任何一個產品而言,有多少 active users 才是真正該關注的。因此,提升會員留在產品的時間以及再次登入使用的頻率就決定了這產品能走多遠、多久。社群牽引這部分一直強調的是轉換率,讓第一次進來的使用者就黏在你的產品上。要做到有很多種方式,而且不同類型的網站,做法也不相同,但是一些原則是共通的:讓使用者間產生互動、內容。像是 Foursquare 打卡能夠獲得點數、徽章、或者成為一個打卡地點的市場; 再來讓使用者可以互惠,users 間的互動是能夠產生價值的,Quora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engagement 是一個產品必須長時間去累積的價值,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獲得明顯的成效。專注產品核心價值,讓使用者認同,並且喜歡用。
社群設計是這幾個月在做 Gabble 的時候的一些感想,它不是一個技能,而是一種概念,必須在產品設計前就該加入,在開發完產品後也要將社群設計放入,因為我們處在一個 Social Media 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