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籃球教練哲學

淺談籃球教練哲學

有 follow 我 tumblr 的網友可能會突然覺得是不是跑錯地方了,roykung 不是都寫些網路、創業、讀書心得相關的,怎麼開始寫起籃球來了?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

我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離開 Gabble 後我過了近一個月青春的大學生活。有一天系籃的學弟在Facebook 上密我:「學長你能不能抽空帶我們練球,比賽時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很抱歉這麼晚且這麼臨時跟你提這件事,但我們真的很需要正確的練球方式,而不是像現在漫無目標的走下去。」我想了一晚後,隔天我回覆,好,但我一周只去週三晚上那次(敝系系籃一周練習兩次)。那一晚我失眠了,一直在想如果我答應我必須付出什麼?我能從哪裡得到些什麼?我想了一整個晚上最後總結有三個理由:

  1. **自己會的技能不代表會教。**我10歲開始打籃球,從小學就接受正規的的籃球訓練,現今裕隆隊的李德威、姜仕峰、林傑閩等球員有的是我球隊學弟,有的是國中一起比賽打球的。所以我自認在觀念及技巧上不會太差(當然體能太差是事實,所以我大概只威兩節)。然而,要把自己知道的籃球知識告訴球員,並且教會他又是另一回事。這必須具備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歸納能力以及作為教練不斷的進修學習。這些技能、經驗我認為對往後帶領團隊、公司都是很有幫助。

  2. **傳承。**任何一個組織能否延續很多時候靠的是前輩們留下的有形無形的「東西」。包括經驗、文件、制度等等。一年半前我在USJ (台大自治社團負責人研習會)做分享時,有15分鐘的時間我都在提醒大家傳承的重要。傳承不只可以讓組織少走冤枉路,對於組織內成員的心理狀態也有很大的提升,建立歸屬感。生傳系藍在我三年前投進buzzer-beaters拿下院盃季軍後就一直沒有再拿下獎杯。這是我在學校最後一年,我認為我有責任讓系籃延續下去。

  3. **學弟們很可愛。**我覺得他們很像三年前的我們,有熱血,有對籃球有熱情,更有想把球打好的決心。敝系一屆約收15個男生,能打球的大約只有5人,大一這屆來了快10個,終於有點球隊的樣子了。我不能讓系籃就這樣斷了。

  4. 最後一個就是我小小的私心,我下一個project 就是跟運動、團隊運動有關,所以當然要瞭解一下拉~~目前程式端完成一半,1/1開始著手介面及設計。

我的教練哲學

在這幾個月的日子裡,我希望透過平常的練習、或者和大家日常的相處將我的想法告訴系籃的學弟妹們。講哲學有點太嚴肅,不如說是我對人生或做事方面的心得:

  1. **訂定目標計劃並且善用工具完成。**系籃人不多,而且沒有超級球員,所以我在設定的今年目標是台大盃打幾場好球、大獨盃八強、農院盃四強。有了目標就要開始根據球員的能力、分工進行訓練計劃,這裡就不詳述。身為一個科技宅男,妥善運用身旁的工具進行訓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像是我都用這個當戰術板,它還支援動畫功能。另外像是,比賽錄影、事後剪接講解都是讓球隊進步的方法。當然,學無止盡,作為教練的我也會向以前的教練請益或是網路上找到我需要的知識及資訊。

  2. **遵守紀律並以身作則。**規則是大家訂出來的就必須遵守,練球遲到罰50、無故未到罰100,大二以上學長 Double,我遲到則是請所有人喝飲料。也不是不能請假,如果你有事請在Facebook 社團留言並說明原因即可。這是我帶領團隊的觀念:「立法從寬,執法從嚴」,目的是在建立「法」、「制度」的威信,既然說出來,就是要做到。當然,我自己也絕對會以身做榜樣。 (關於立法從寬,執法從嚴我會寫另一篇文章詳述)

  3. **做事情要用方法用腦袋。**這點是我最想讓大家知道的。台灣人工時長世界知名,為什麼?我們大部份都在瞎忙,都在做一些沒有產生價值的活。這樣的觀念幾乎快要內化成台灣人的價值觀,唸書一定要念夠久才算念過;工作一定要加班才叫認真。錯!看看其他低工時的國家。 系籃一周只能抽出三小時練,還可能遇到下雨無法實際練習,所以這三個小時必須肯定且一定要做一些能夠在球場 work 的訓練項目。這些項目還要能夠讓沒有經過正規訓練的球員吸收內化,不止如此,很多觀念、經驗要在這三小時傳達給球員又不能夠囫圇吞棗都是一門學問,這部分我會繼續努力。雖然,到現在也才練習過一次,要說成果如何還太早(ps 生涯執教第一場:負),但,我相信我們有方向而且正在路上。

拉拉雜雜又打了一大堆,至於最後結果怎麼樣,到時候再向大家分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