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常青術
部落格常青術
Tumblr 用到現在已經滿一年了(註2),到目前為止共累計 24篇文章,平均一個月會有兩篇文章。不少人的 tumblr 是用來發圖片、有趣的 Gif 或是 Reblog 文章、圖片。當然也有人拿來當 Blog 用,甚至是官方網站(Evernote、Path)。 而我使用的原因是它方便、簡單、又有完整的社交環境 ( Follow, Reblog, Like),還可以修改 html 及 css,也不用煩惱 hosting 的問題。
這篇文除了維持新增的頻率和推坑 tumblr 外,主要原因是昨天看到 Andrew Chen(註1) 分享一篇 How this blog grows? 的文章,所以趁此機會回頭審視過去一年來在tumblr的表現以及思考未來規劃運作。@andrewchen 在該文中提到一開始他的部落格只有包括他家人與少數同事朋友會看。這階段是最難熬也是最難繼續堅持下去的,因為沒什麼回應及互動。但他認為只要持續寫作並且遵從三個原則就能逐漸嚐到甜美的果實。
1. Evergreen content Blog 的核心就是提供對閱聽人有價值的內容,所以還是要從內容開始做起。不過我們無法如同專業的記者每天都產出內容,因此內容更要從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對事件的看法著手,而非熱門、有時效性的文章。另外,長尾效應在 Blog 的運作中也會很明顯,Andrew 提到大部份的流量都來自少數幾篇文章的貢獻,閱聽人如果對此有興趣它會自己去挖掘其他文章。所以,有意義而且觀點獨到的內容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原則。
2. Social whales 就像設計產品也要規劃好其社群流動一樣,文章的連結要放到其他的社交平台上,而blog內也要附上社群平台的帳號,建立起流動。像 Andrew 主要是以 Twitter 為主,而我的 tumblr 主要流量則有近 70%來自Facebook 。文章內容真的夠好的話,社交平台上肯定會有人幫你 Retweet or Share 連結,所以不怕沒人看。Social whales也有長尾效應,多數的流量也來自少數幾個轉貼的連結。
3. Don’t get bored blog 最怕就是沒梗、沒題目。因此 Andrew 建議挑選一個你真的有興趣的主題或者行業,持續寫一些獨特的經驗與值得分享的想法。更重要的是避免流於空談。
這一年下來,我覺得值得檢討的是有那麼幾篇文章沒有經歷過,只憑想像就寫出來。慚愧的是,它們帶來不少流量。另一點則是文筆有待加強,冗言贅字還是太多,每一陣子回去看之前的文章都覺得好不通順。
放眼未來,新增的頻率應該會增加。從一個月2篇提升為2.5篇,然後更專注在網站營運、行銷及生活隨想等主題上,也希望可以和大家多互動討論囉!
Follow me on Twitter @Roylinkung、Facebook
–
註1,沒錯,就是他寫那篇 Growth Hacker is the New VP Marketing 讓 GH 一詞熱門起來)
註2,關於我為什麼blog,已在發表是最好的記憶中提過